1. FDA批准心脏疾病急救小分子疗法
11月28日,AOP Orphan Pharmaceuticals(下称AOP Health)宣布,美国FDA已批准Rapiblyk(landiolol)在医院重症护理环境中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临床研究结果表明Rapiblyk能够快速控制心率,同时最小化对降低血压的影响。Rapiblyk是一种超短效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其β1/β2选择性比率为255。它具有快速起效的特点,能够迅速降低心率,同时对血压的降低影响有限。这一批准基于5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的数据。在总共317名患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成年人中,接受Rapiblyk治疗的患者中有40%-90%在约10分钟内心率下降,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只有0%-11%出现心率下降。
2. 诺华CDK4/6抑制剂新适应症获欧盟批准上市
11月28日,诺华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CDK4/6抑制剂Kisqali(ribociclib)联合芳香酶抑制剂(AI),作为辅助疗法,治疗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高复发风险早期乳腺癌(EBC)患者。这一批准基于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NATALEE的结果,该试验涵盖了广泛的患者群体,包括HR+/HER2-的II期和III期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也包括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试验结果显示,与单纯的内分泌治疗(ET)相比,Kisqali联合内分泌治疗可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地将疾病复发风险降低25.1%(HR=0.749;95% CI:0.628,0.892;P=0.0006)。在所有患者亚组中均一致观察到侵袭性无病生存期(iDFS)的改善。
3. 创新偏头痛疗法上市申请获美国FDA受理
11月27日,Satsuma Pharmaceuticals宣布,美国FDA已接受其在研鼻腔喷雾剂STS101重新提交的新药申请(NDA),用于急性治疗伴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该申请的PDUFA日期为2025年4月30日。STS101是一种用于急性治疗偏头痛的创新在研疗法。基于已广泛使用的抗偏头痛药物甲磺酸二氢麦角胺(DHE),通过Satsuma专有的鼻部递送设备给药,旨在为患者提供快速且便捷的自我给药方式。STS101新药申请主要基于两项临床试验的结果支持:一是于2021年6月完成的1期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试验,二是ASCEND临床3期长期开放标签安全性试验。在ASCEND试验中,446名受试者总共使用了一万多剂STS101,治疗了超过9000次偏头痛发作,试验持续时间最长达18个月。
4. 赛诺菲新生儿鼻喷RSV疫苗启动三期临床
11月27日,赛诺菲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了RSV疫苗用于婴幼儿的三期临床试验。该三期临床计划入组947例6-22月龄的婴幼儿受试者,预计2026年4月完成。今年2月,赛诺菲已经启动该疫苗的6300例三期临床,此次三期临床则是探索不同剂量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虽然葛兰素史克、辉瑞的RSV蛋白疫苗已经获批上市,Moderna的RSV mRNA疫苗三期临床也获得成功,但赛诺菲选择了差异化策略。赛诺菲RSV中和抗体2023年首年上市大卖7亿美元,主要用于新生儿,其RSV被喷疫苗也瞄准婴儿。SP0125为一款减毒活疫苗,通过鼻喷给药。
5. 眼用贝伐珠单抗三期研究失败
11月27日,Outlook Therapeutics宣布眼用贝伐珠单抗ONS-5010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III期NORSE EIGHT研究未达到主要终点。NORSE EIGHT研究是一项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对照、非劣效性研究(n=400),旨在评估ONS-5010(1.25mg,每4周1次)对比雷珠单抗(0.5mg)治疗新诊断wAM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最佳矫正视力(BCVA)从基线到第8周的平均变化。数据显示,治疗第8周,在意向性治疗(ITT)人群中,ONS-5010组和雷珠单抗组的BCVA平均值差异不显著(+4.2 vs +6.3个字母,差异为-2.257,95% CI: -4.044, -0.470;P=0.0863),未达到FDA在特殊方案评估(SPA)中预先指定的非劣效性范围下限(-3.5),也未达到P值要求(P>0.025)。Outlook Therapeutics表示,后续将继续随访患者,计划在2025年1月公布NORSE EIGHT研究的随访3个月的数据。最终分析数据揭晓后,Outlook Therapeutics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向FDA递交ONS-5010的上市申请。
6. 复星医药A型肉毒杆菌毒素获批新适应症
11月27日,NMPA官网显示,复星医药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Daxxify)的新适应症获得批准,用于治疗颈部肌张力障碍(受理号:JXSS2300053)。Daxxify是基于Revance Therapeutics专有的TransMTs技术平台开发出的含有稳定肽制剂和高度纯化的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新一代神经调节剂,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长效肽制剂神经调节剂,其不含人血清白蛋白和动物成分,可以在无需冷藏的条件下保持两年稳定性。2018年12月,复星医药与Revance Therapeutics就该产品达成合作许可协议。据协议,复星医药以8800万美元以获得其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地区商业化的权利。在国内,该产品此前于2024年9月被NMPA批准用于暂时性改善成人因皱眉肌/或降眉间肌活动引起的中度至重度皱眉纹。本次获批治疗颈部肌张力障碍是基于III期临床研发项目的研究结果,包括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ASPEN-1和开放标签阶段ASPEN-OLS。ASPEN-1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Daxxify 125U和250U治疗组均表现出良好的效力。且Daxxify起效快,在首次随访时(第2周)就可观察到治疗效应。
7. 正大天晴抗PD-L1抗体第二项适应症获批,治疗子宫内膜癌
11月27日,正大天晴宣布其自主研发的两款1类新药贝莫苏拜单抗注射液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的新适应症获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用于既往系统性抗肿瘤失败且不适合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或根治性放疗的非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非MSI-H)或非错配修复基因缺陷(非dMMR)的复发性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根据正大天晴新闻稿介绍,此次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癌,是贝莫苏拜单抗获批的第2个适应症,也是安罗替尼获批的第7个适应症。这一新适应症上市申请于2024年初获得CDE受理且很快被纳入优先审评。而在2022年4月,这一联合疗法用于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的研究申请曾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2期ETER200研究数据显示,85例非MSI-H/非dMMR复发性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4.1%,疾病控制率(DCR)为77.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1.8个月,展现了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潜力。
8. 诺和诺德GIP/GLP-1双靶点新药在中国获批临床
11月28日,CDE官网最新公示,诺和诺德1类新药NNC0519-0130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治疗2型糖尿病。根据诺和诺德公开资料,这是该公司在研的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的双靶点GIP/GLP-1受体激动剂,正在国际范围内开展2期临床,用于2型糖尿病和肥胖人群。本次为该产品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根据ClinicalTrials官网,诺和诺德此前已经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地已经启动了NNC0519-0130注射液的多项1期和2期临床研究,计划评估NN0519-0130针对健康人群和2型糖尿病、肥胖人群的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有效性。
行业资讯
1. 超6亿美元!Acadia引进一款GABAA-α3阳性变构调节剂
11月26日,圣地亚哥,Acadia Pharmaceuticals(NASDAQ:ACAD)宣布已与丹麦生物技术公司Saniona就SAN711的开发和商业化签订了全球独家许可协议,SAN711是一款高选择性GABAA-α3阳性变构调节剂。Acadia计划开发SAN711治疗原发性震颤,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身体一个或多个部位的颤抖或颤抖运动。Acadia计划在2026年启动SAN711治疗原发性震颤的2期研究。